| 
	在制造业中,气体常常被认为是“隐形的工艺工具”,它不像设备那样直观可见,却在工艺稳定性、产品质量、效率提升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不同的行业和工艺,对气体种类和使用方式有着显著差异。本文将围绕激光切割、焊接和电镀三个典型行业,详细介绍各自适合使用的工业气体及其作用机制。
 
	
	激光切割行业:根据材料选气体,决定切口质量和成本
	激光切割过程中,辅助气体起着两个重要作用:一是吹除熔渣、保持切缝清洁,二是通过不同气体特性影响切割速度与切口质量。
 
	常见的辅助气体包括388vip太阳集团、氮气、氩气和压缩空气。其中,388vip太阳集团适用于碳钢等含铁材料的切割,它与金属发生放热反应,能大幅提升切割速度。但缺点是切口会生成一层氧化膜,后续若要焊接或涂装,则需进行额外打磨或清洗。
 
	氮气是一种惰性气体,常用于切割不锈钢、铝合金等材料。它不与金属发生反应,能够实现“无氧化切割”,切口边缘光洁、无变色,适合对表面要求较高的零件。但由于缺乏氧化放热,切割速度会相对较慢,气体消耗成本较高。
 
	对于部分对质量要求不高、材料较薄的碳钢件,也可以使用压缩空气辅助切割,既能控制成本,又能满足基本加工需求。
 
	
	焊接行业:选对保护气体,决定焊缝成形与力学性能
	焊接用气体的选择,影响的不仅是焊缝外观,还关系到焊接过程的稳定性、金属冶金反应、飞溅控制以及气孔、裂纹等缺陷的发生概率。
 
	在碳钢焊接中,最常用的是二氧化碳气体或氩气与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。纯CO₂焊接成本低、熔深大,但焊接过程中电弧不稳定、飞溅多。因而越来越多企业选择使用Ar+CO₂的混合气,如80/20或75/25的配比,以兼顾焊接质量与经济性。
 
	对于不锈钢、铝合金、钛合金等材料,推荐使用纯氩气作为保护气体,因其惰性强,不与金属发生反应,能有效防止焊缝氧化、发黑、气孔产生。在钨极氩弧焊(TIG焊)中尤其常见。高端工艺中,还会根据焊材和工艺要求添加少量氢气或氦气,以改善焊接性能。
 
	气体的纯度、流量和流速控制同样关键。保护气纯度一般要求≥99.99%,并根据焊接方式、焊材和工件厚度匹配合适的参数,才能保证焊接质量。
 
	
	电镀行业:控制气氛稳定性,提升镀层质量
	在电镀工艺中,气体虽不像焊接或切割那样直接参与材料变形,但它对镀液环境的稳定性、反应均衡性以及镀层质量有着间接却非常重要的影响。
 
	最常用的是氮气。它通常用于电镀液表面的覆盖气,目的是阻隔空气中的388vip太阳集团与电镀液反应,防止液体氧化、分解或产生沉淀,尤其在某些酸性镀液体系中表现明显。稳定的液面氮封还能提高镀液的使用寿命。
 
	部分特殊电镀工艺,如化学镀或电子行业中的微电镀,还可能用到高纯氢气,用于提供还原性气氛,控制金属离子的沉积状态,提升镀层的致密性与结合力。
 
	在电子电镀、精密镀金、电镀铜等高端场景中,对气体纯度的要求非常高,尤其是氢气,一般需要达到99.999%(5N)以上,确保镀层稳定且无杂质污染。
 
	
	选择合适气体,是工艺成功的一半
	虽然气体在生产中常被视为辅助材料,但实际效果往往决定着工艺的稳定与最终产品的质量。激光切割中,选错气体可能导致切口发黑或加工速度慢;焊接中,错误的气体配比会带来焊接飞溅、焊缝缺陷;而在电镀行业,忽视气氛控制甚至可能造成整槽电镀液的报废。
 
	建议企业在选择气体时,不仅要考虑价格,更要充分结合工艺要求、设备特性和质量目标,与专业气体供应商沟通,选择最合适的产品和供气方式,从源头保障每一道工序的稳定性与一致性。
 
	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行业用气解决方案,或定制混合气体配比与气瓶供应服务,欢迎联系液空团队400-052-9166。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建议与一站式供气方案。
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