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
	氧乙炔焊(OAW)以设备机动、火焰温度高(约 3,100℃)、热输入连续可调而著称。要把外观与强度稳住,核心是中性焰的准确调节与薄板热输入的精细控制。
 
	1)乙炔的基础与安全红线
	
	2)认识火焰:中性焰 vs 氧化焰 vs 还原焰
	调焰用顺序:先开乙炔→点火→调成稳定黄焰→逐步加氧至蓝焰→微调至目标焰型。
 
	
		现场口诀:中性焰看“短内焰、无羽边、外焰匀蓝”。焰色发黄或“拖尾”多为富燃;尖啸多为氧过高或喷嘴偏小。
	 
	
	3)设备与参数:减压、喷嘴、火焰稳定
	
		
			减压与稳压:氧、乙炔各配专用减压器;小流量薄板焊更依赖稳压的细腻可调。
		
		
			软管与接头:颜色区分(氧蓝/乙炔红),防反接;定期查裂纹与老化。
		
		
			喷嘴选择:
		 
			
				
					号越小→火焰集中、适合薄板与小焊缝;
				
				
					号越大→热量宽、适合较厚件与预热。
				
		
			常见表压起调范围(供参考,依厂家表格微调):
		
		
			回火与脱火:多因压力波动、喷嘴积碳、混合不良或软管被压扁;清洁喷嘴、检查稳压、保持气路顺畅。
		 
	
	4)薄板焊接要领(以低碳钢 0.6–2.0 mm 为例)
	薄板易烧穿、易变形,目标是低热输入、快速成形、受控冷却。
 
	4.1 接头与装配
	
		
			坡口:≤1.0 mm 通常不加工坡口;1.0–2.0 mm 轻微倒角或间隙 0.1–0.3 mm。
		
		
			间隙与点固:每 30–50 mm 一点固,防跑样与翘曲;点固高度尽量接近设计焊缝高度。
		
		
			清洁:去油锈镀层;对镀锌件先打磨焊区并做好通风(锌烟有害)。
		 
	4.2 枪法与热输入
	
		
			火焰类型:中性焰为主;对易氧化材质,可微偏还原。
		
		
			焊炬角度:推焊法常用 40–60°,焰心距工件 1–3 mm(避免内焰直接顶在熔池)。
		
		
			移动方式:小幅“∞”或半月摆动,频率快、步距小,保持窄而连续的熔池。
		
		
			填丝:直径 0.8–1.6 mm(依板厚),“轻点快撤”,避免堆焊。
		
		
			热输入控制:宁小火、快走,不要大火慢走;角焊与搭接优先,能量更易集中。
		 
	4.3 变形控制
	4.4 质量判据
	
		
			焊缝成形均匀、波纹细密、热影响区窄;
		
		
			背面成形平顺,无烧穿、未焊透和夹渣;
		
		
			必要时做**弯曲/剪切/渗透(染色)**检查。
		 
	
	5)不同材料的中性焰与工艺提示
	
		
			低碳钢:中性焰最通用;填丝与母材成分接近,避免过氧化(防氧化焰)。
		
		
			不锈钢(奥氏体):偏中性到微还原,减少表面氧化与铬损失;焊后清渣与酸洗钝化。
		
		
			铜/黄铜:导热高,易“跑温”→用小号喷嘴+近距快行;黄铜易锌蒸发,偏中性至微还原并用合适焊丝/助焊剂。
		
		
			铝及铝合金:易形成致密氧化膜,需专用助焊剂与合适焊丝;对强度与变形敏感工件,一般更推荐 TIG,氧乙炔多用于修补/非承力件。
		 
	
	6)常见缺陷与对策速查
	
		
			烧穿:火大/停留久 → 改小一号喷嘴、加快速度、用铜背衬吸热。
		
		
			咬边:速度过快或热不足 → 略降速、微加热量、优化摆动。
		
		
			气孔:表面未清洁或焰型不当 → 彻底除油锈镀层,回到中性焰。
		
		
			焊瘤/堆高:填丝过多、热量不足 → 减少送丝、略加热或缩短摆幅。
		
		
			变形大:连续长焊 → 分段跳焊、加治具、对称收缩。
		 
	
	7)钎焊与薄件修补
	
	8)SOP
	
		
			点火:微开乙炔→点火→稳黄焰→渐加氧至中性焰。
		
		
			试焰:观察内焰长度与外焰边界,确保无羽边、无啸叫。
		
		
			试焊条:在同厚废料上试走,确定速度与送丝节奏。
		
		
			正式焊:小火快走、窄摆;长缝分段跳焊。
		
		
			收尾:缓降热量、填补弧坑;自然冷却、清渣、外观与必要无损检测。
		
		
			停气:先关乙炔再关388vip太阳集团(依焊炬设计执行),随后关闭瓶阀与卸压。
		 
	
	掌握中性焰就是掌握氧乙炔薄板焊的“温度与化学”双平衡;配合小热输入、快节奏、背衬与跳焊等方法,能显著降低烧穿与变形,稳定外观与强度。把“看火焰”的经验与“可重复的参数”结合到 SOP 中,班组就能持续复现高质量焊缝。
 |